这是一个属于小妖怪们的夏天。随着口碑的持续发酵,截至8月20日,今年暑期档最大黑马《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8亿元,不仅成功跻身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七名,更刷新了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最新预测,该片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7亿元。国产动画电影创造票房奇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这一类型片屡创佳绩,2020年的《姜子牙》、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2024年的《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均突破15亿元。今年年初,《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成为了爆款中的爆款,不仅凭借154.46亿元的累计票房稳居中国影史票房榜首,更超越《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拿下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名。当下,国产动画电影早已突破小孩子才看的刻板印象,成长为推动票房增长的重要类型片,并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国内市场的高票房创作范式。
从文娱先声盘点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TOP10来看,当下高票房国产动画电影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首先是时间分布的集中性。榜单中2020年后上映的作品占比高达80%(8/10)。根据国家电影局备案数据,2015年至2025年初,全国动画电影立项总数达1297部,累计票房443亿元。其中,年度总票房从2018年的16.57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百亿规模,实现八年八倍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更是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带动下突破151亿元,创历史新高,这反映出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高速发展和市场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其次是题材分布的垄断性。除三部《熊出没》外,奇幻题材占绝对主导地位(6/7),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硬通货。而在这些作品中,传统神话题材又占据绝大多数,《浪浪山小妖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材自《西游记》,《哪吒》两部曲和《姜子牙》则改编自《封神演义》。这些作品凭借经典神话IP的加持,持续创造出现象级市场表现,证明依托于头部神话体系的奇幻题材国产动画,依然是当前市场最具商业价值的创作方向。
最后是口碑的正相关性。除《熊出没》系列的合家欢刚需外,高票房作品普遍伴随高口碑。其中两部《哪吒》8.4分、《长安三万里》8.3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表明在没有明星效应加持的国产动画电影领域,作品本身的质量优劣和口碑发酵成为决定票房成败的关键因素。
深入分析可发现,当下高票房国产动画电影已形成两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其一是以《哪吒》系列为代表的传统神话当代演绎。这类作品依托深厚的文化基因,通过现代化视觉革新和价值观重构,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其最大特点在于以IP为壳,潜在受众广泛,风险大但具备成为现象级爆款的先天条件。其二是以《熊出没》系列为代表的亲子向IP养成,其特点是稳扎稳打,通过系列化开发逐步培养观众忠诚度。与神话IP改编不同的是,这类作品以IP为核,拥有小众但固定的受众,需要多部作品的持续积累,逐步实现从儿童观众向全年龄段受众的渗透,虽然很难大爆,但风险可控且收益稳定。
在这两条差异化路径的推进下,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形成了以光线传媒与华强方特两大头部玩家为主导的竞争格局。前者通过构建神话宇宙树立行业标杆,后者凭借《熊出没》系列占领亲子市场。数据显示,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TOP10中,光线传媒主导4部,华强方特出品3部,追光动画与上影集团各占1席。而十月文化曾接受光线传媒投资,因此《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可视作光线系作品。由此可见,当下国产动画电影探索出的发展路径独具特色,既不同于好莱坞的全球标准化叙事体系,也有别于日本的ACG联动产业链模式,而是扎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一方面,以唤醒国内观众深层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凭借鲜明的本土化标识,精准契合中国观众特有的消费习惯与审美取向。